2023年3月31号,东京经济产业省的一张纸,扔进了全球半导体这锅热汤里,瞬间炸开了花。
文件上白纸黑字写着,23种半导体设备,从今往后,想出口就得先拿许可。
这名单长得,从清洗机到光刻机,几乎把芯片厂整个给搬空了。
话外音再明白不过了:以后日本公司想卖台机器到中国,都得先点头哈腰地写申请,然后慢慢等审批。
谁都看得出来,这叫“维护国家安全”是假,给美国当马前卒才是真。
毕竟,美国那边由特朗普政府主导的技术封锁大棒,早就挥舞得虎虎生风了。日本这波跟进,姿态相当主动。
可怪就怪在,几个月过去,中国的反应静悄悄。没看见捶胸顿足,也没瞧见手忙脚乱。
这场半导体大战,真就像看起来那样,中国只有挨打的份儿吗?
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
日本的禁令,嘴上没点名,但枪口冲着谁,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似的。
中国,可是他家半导体设备最大的金主。政策一出来,效果立竿见影。
7月23号,新规正式生效。日本发往中国的订单,直接就是高台跳水。
数据扒出来一看,2023年下半年,对华出口额硬生生砍掉了两成。
这下,中芯国际、华为海思这些大佬,一下子被顶到了最前面。
一些关键设备买不到了,供应链随时可能断掉。特别是14纳米以下的尖端工艺,更是要命。
但有意思的地方来了。从公布到生效,中间有两个多月的空窗期。
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喘息机会。中国企业二话不说,心照不宣地开足马力,疯狂扫货。
那架势,就像暴风雨来临前,拼了命也要把地里的庄稼抢收回来。
姿势虽然狼狈,但好歹把眼前的粮仓给填满了。同时,舆论场上也把话说得很明白:
你日本这么干,坏了规矩,伤了和气。这为后来的反击,铺好了道义的台阶。
中国的反手一张王炸
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,中国没选硬碰硬。7月3日,商务部和海关总署,轻飘飘发了个公告。
从8月1号开始,两种金属,镓和锗,出口管制。就这么简单一句话,石破天惊。
这招太绝了。全球的镓,中国占了98%的储量。锗,中国也捏着六成以上。
这俩玩意儿,可是制造高频芯片和光学元件的“工业味精”。没它,很多高端货都得抓瞎。
管制也不是彻底禁运,还是许可制。想买?行啊。把最终用户和用途写清楚,我审审再说。
既秀了肌肉,又留了后路。什么叫大国博弈的艺术,这就是。
消息一出,全球市场立马地震。欧洲的镓价,一夜翻倍。锗价也跟着涨了三成。
日本的信越化学、三菱材料,当场就懵了。他们的生产线,就指着中国的原料过日子。
这下好了,只能靠着吃库存硬撑。成本“嗖”地一下就上去了。
日本本想用设备卡中国的脖子,结果中国反手就捏住了它的“命门”。
一场单方面的封锁,瞬间变成了你来我往的对峙。
封锁线成了起跑线
外头的压力,往往是里头变革最大的油门。日本这一断供,反而把中国给彻底点醒了。
核心技术,必须,一定,要抓在自己手里!国产替代的浪潮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,席卷了一切。
就在那两个月的窗口期里,国产设备商已经开始玩命了。
北方华创的沉积设备,愣是把精度又提升了30%。上海微电子在光刻胶技术上,玩命追赶。
到了2024年,这股劲头更猛。国产设备在生产线上的比例,从三成直接跳到四成。
中芯国际顶着压力,把28纳米的产线玩出了花。月产能朝着一个惊人的数字狂奔。
华为海思更是绝了,在芯片架构上想别的辙。通过算法优化,硬是绕开了对顶级光刻机的绝对依赖。
事实证明,路不止一条。你堵我一扇门,我就自己再踹开一扇窗。
整个产业链都在拧成一股绳。TCL中环整合硅片,华海诚科收购同行,大家都在查漏补缺,强筋健骨。
回旋镖砸回自己头上
反过来看日本,日子是真不好过。本想给美国大哥交个投名状,结果发现自己成了祭品。
新规一搞,自家巨头东京电子的股价,跌了超过15%。
那个号称要挑战2纳米的Rapidus项目,政府的钱拿了上万亿,结果连个响儿都没听到。
最讽刺的是什么?一些日本分销商,开始从中国大陆倒买倒卖芯片了。
中国的1TB固态硬盘,价格从两千块一路干到两百块。这帮日本商人,居然在里面找到了套利发财的机会。
本土的光刻胶龙头JSR和东京应化,因为中国市场丢了,利润大滑坡,业绩预期一降再降。
日本企业界急得直跺脚,天天游说政府松绑。可惜,没什么用。
后来,日本又说要去印度投钱建厂。但谁都知道,印度那地方,连造芯片用的超纯水管都得进口。
这哪是战略转移,分明就是一种无能狂怒的姿态。
结语
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还没打完。今年,日本又加码了21项限制,美国也取消了台积电的豁免。
中国的反制也在升级。镓和锗之后,钨、碲这些关键矿产,也进了管制名单。
回头看,日本的初心,是想配合美国,给中国的科技之路,砌上一堵高墙。
结果呢?墙没砌成,反而把自己给砸了。
断供没能打垮中国,反而逼出了一个在自主化道路上狂飙的对手。
从材料到设备,从设计到封装,国产替代的速度,快到让所有人都没想到。
日本企业丢了市场,还亲手喂大了未来的竞争者。这场博弈,把一个道理讲得透透的:
在全球化的今天,想靠技术封锁搞垮对手,最后都是“杀敌八百,自损一千”的蠢事。
真正的主动权,不只在有先进设备的人手里。更在那个拥有完整产业链、丰富资源、和钢铁意志的一方手里。
谁能笑到最后?答案,好像越来越清楚了。
最专业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